談笑自儒-人生,原來儒此

談笑自儒-人生,原來儒此
作者:陳紹誠播放次數:444次
分享

儒家、儒學,是諸子百家及九流十家之一,它影響千年、流傳百世, 甚或影響其他周圍東亞地區國家的思想、哲理。 提起儒學,許多人認為只是課本上必讀的國學常識,​​抑或是認為傳統、古板,跟不上時代! 儒學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值得我們探討、學習並加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智能與巧思,讓陳紹誠將儒家智慧,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讓你明白人生,原來儒此!

專輯列表(共56集)

00發刊詞

01第一講 什麼是儒學?

02第二講 易經與儒學的關係

03第三講 天性與自我滿足

04第四講 儒學的三綱八目

05第五講 格物(一)博學

06第六講 格物(二)審問

07第七講 格物(三)慎思

08第八講 格物(四)明辨

09第九講 格物(五)篤行

10第十講 致知(一)知天地、知命

11第十一講 致知(二)知性、明教

12第十二講 致知(三)明道、明德

13第十三講 致知(四)知人、知物

14第十四講 誠意(一)何謂「誠」

15第十五講 誠意(二)誠以律己,待人以誠

16第十六講 誠意(三)誠的其他應用

17第十七講 正心(一)何謂正心

18第十八講 正心(二)正心的應用

19第十九講 修身(一)修身的原因和目的

20第二十講 修身(二)修身的綱領-好學

21第二十一講 修身(三)修身的綱領-力行

22第二十二講 修身(四)修身的綱領-知恥

23第二十三講 修身(五)養身、養心

24第二十四講 修身(六)修身的目標

25第二十五講 修身功夫-立志、好善

26第二十六講 修身功夫-克己(一)求諸己、慎獨、自省、自反、自責

27第二十七講 修身功夫-克己(二)改過、自勉、自強、自信、自得

28第二十八講 修身功夫-復禮(一)律己與節操

29第二十九講 修身功夫-復禮(二)守分、安貧樂道

30第三十講 修身功夫-復禮(三)慎出處、明去留

31第三十一講 修身功夫-復禮(四)慎交集、謹取與

32第三十二講 修身功夫-復禮(五)環境與時事的選擇與創造

33第三十三講 修身功夫-復禮(六)技藝與嗜好的選擇

34第三十四講 修身功夫-復禮(七)慎言、謹行

35第三十五講 修身功夫-忠恕(一)消極作為

36第三十六講 修身功夫-忠恕(二)積極作為

37第三十七講 齊家(一)齊家的概念

38第三十八講 齊家(二)夫妻分工

39第三十九講 齊家(三)夫妻之道

40第四十講 齊家(四)孝道

41第四十一講 齊家(五)兄友弟恭

42第四十二講 齊家(六)齊家與治國

43第四十三講 治國(一)治國之道

44第四十四講 治國(二)修身、尊賢

45第四十五講 治國(三)親親、敬大臣

46第四十六講 治國(四)體群臣、子庶民

47第四十七講 治國(五)來百工

48第四十八講 治國(六)柔遠人

49第四十九講 治國(七)懷諸侯

50第五十講 治國(八)王道與總結

51第五十一講 平天下

52總結-人生,原來儒此

彩蛋一 你所不知道的陳立夫~儒學之道

彩蛋二 陳立夫先生對家族的深遠影響

彩蛋三 陳立夫先生的自律養生之道

本網站使用cookie分析和其他追蹤技術為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通過使用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