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政府變聰明
台灣如何成為一流國家,極需要跨領域對話,跨部門整合、擁有足以信任的科學、明確的政策、有創意的商機及公眾參與。李鴻源以積極思考、創新思維與溝通對話的三種處事利器勉勵與會者,一起為國家盡一份心力。
課程內容
一場場大師盛會,讓您與大師面對面,親近大師風采
崇友大師系列講座,由崇友基金會與世新大學通識中心合作,邀請文化、藝術等,各領域重量級大師,如:張正傑、李鴻源、李建復、龔天益、馬以工、李復甸、范毅舜等開講,期待藉由講者豐富的知識涵養,與長年在專業領域的成就典範,開啟閱聽大眾的文化視野,培養更深層次的人文素養。
講者介紹:
李鴻源
美國愛荷華大學土木暨環境工程系博士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水利組教授。專長包括環境流體力學、河川水利學。曾任台灣省政府水利處處長、臺北縣副縣長、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與內政部部長,並曾受聘於聯合國水利署(UN-Water)在開發中國家進行諮詢,著有《台灣如何成為一流國家》、《泛長江 渡黃河:我們看南水北調》、《水域生態工程》等。長期致力水域生態政策,與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拓展到全世界。
內容提要:
李鴻源@如何讓政府變聰明
李鴻源教授說明臺灣地質、水利環境,再藉由數值與圖表說明土地淹水和資源配置,並講述近年來無可避免的環境資源超限利用問題。此外,亦從他過去參與的公共工程經驗裡,一一說明防災型都更的籌畫、結合都市規劃的排水系統(新莊中港大排)、公共汙水處理廠放流水回收再利用計畫,及災害防治工作設立…等。進一步說明,一個需要永續發展的環境,不只需要良好的科學研究,更需要公民的參與,明確的政策。李鴻源直言,台灣如何成為一流國家,極需要跨領域對話,跨部門整合、擁有足以信任的科學、明確的政策、有創意的商機及公眾參與。演講最後,他以積極思考、創新思維與溝通對話的三種處事利器勉勵與會者,一起為國家盡一份心力。
合作單位介紹:
崇友文教基金會本著「有限資源,無限關懷」的精神,透過「科學教育」、「美感教育」、「學習服務」及「弱勢關懷」等,提供多元學習機會,拓展人文胸懷,培育優質公民。養成公民所必須具備的知識、責任、態度、價值與能力。自2017年,與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合作開設「崇友大師講座」,擬透過文化與科技的跨界學習,重思與激發美感的想像力與多元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