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高齡者價值
周傳久:「在荷蘭有個理論,當一個老人過馬路,如果三次都有人扶他過,第四次他就不會過了。」這是否意味,觀念不足,可能導致我們在不經意中剝奪了長者的能力?
課程內容
周博士從2004年便長期關注各國老人化發展、照顧服務創新的議題。他觀察到歐洲許多福利國家,即使長者能力漸漸退化,仍是讓長輩保有「能」自己決定、「能」參與社會的機會。舉例來說,芬蘭的年長者可以創造四千萬臺幣的產品,並且拿去援助其他國家;德國則讓臥床者製作象徵和平與希望的蠟燭。
公視記者周傳久觀察歐洲國家如何讓年長者活出價值,分享在歐洲所看到的長照思維。他說:「世界很大,如果有一些不同的做法,刺激我們的想法,或許也可以增加一些新的想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講者介紹:
周傳久
現任公視銀髮節目製作人。
現任公視銀髮節目製作人。
世新廣電科、政治大學新聞系、中山大學傳管所、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所博士,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主授各國長照創新服務。參加照管專員、照服員培訓,並於過去二十五年前往歐洲各國公視及老人照顧單位學習。
獲中華民國傑出新聞人員研究獎、輔仁大學思恒獎、黃達夫醫藥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卓越新聞獎、中華經濟研究院歐盟公民社會研習、美國國務院IVLP交流訪問。
目前致力引介各地更多看見人的潛力,鼓勵人性、彈性、人人可得的高齡發展和照顧服務。